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8/30 市府假善意,同志明算帳》》記者會

市府假善意,同志明算帳
-拒絕摸頭!「新同志公民運動聯盟」共同譴責台北市政府的兩手策略!
8月21日,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主辦第11年的「同志公民運動」,郝龍斌市長親自到現場,允諾將台北市打造成全亞洲對同志最友善的「彩虹城市」。然而,選前支票滿天飛,平時從來未曾出席同志活動的郝市長雖然在媒體上大施口惠,但對照北市政府長期以來的實際作為,看在民間團體眼裡卻是最大的諷刺。
不過半年之前,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才公然地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用極度歧視同志的字眼發函至各級國高中職(北市教職字第09932563100號),以「維護學生健康適性發展」為由,明文要求各校加強監督、防止「假社團名義誘導吸收學生從事不合宜之同志交誼活動」。公文內容中充滿的偏見及歧視意涵,已在基層校園中產生寒蟬效應,嚴重斲傷同志學生之集會結社自由權及受教權,使同志學生被迫陷入更加不利的處境,也讓北市府長期以來對同志族群的「假善意,真歧視」原形畢露。
如今,台北市政府急著邀集民間團體,研商所謂之「營造友善同志環境計畫」,卻對於過去的嚴重違法失職毫無反省跟應變能力。新同志公民運動聯盟將在會議現場表達嚴正抗議,並於會後召開記者會,譴責市政府的兩手策略、表達拒絕市政府「摸頭」以及「假善意」的立場,並且再次要求市政府立即針對過去之違法公文,發函至各級國高中職,承認其錯誤違法行為。
日期:2010年8月30日
記者會時間:上午11點30分
(9點30分聯盟將出席市府會議,也歡迎各位媒體先進共同參與)
地點:台北市政府大門口
新聞聯絡人:王顥中 0932-831-767、石政庭 0919-906-976



聯盟行動團體:All My GAY!!!、晶晶書庫、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同志遊行聯盟、性別人權協會、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關於同志參選,以及我們還是不是同志?

by 王顥中

王鐘銘是這屆綠黨在新北市的淡水、三芝、八里、石門區所提名的候選人,主要提出的政見是環繞著淡水整體的交通建設、文化培育,以及區域性的綠色經濟。這些進步的綠色政見,並不是這篇文章想要處理的焦點,或者我可以說,在支持鐘銘所有既有政見的前提底下,我想對鐘銘的參選過程,進行一些提問跟討論。


大概是在今年年初,在某次跟鐘銘的私下交談中,他很熱誠地對我說「同志應該參選!」。談話間他提到自己在社子島曾經做了數年的社區組織跟地方刊物編輯的經驗,同時又說道,他打算在社子島,打造一個同志里(彩虹里),希望創造一個空間讓同志可以把戶籍遷過去,攻佔一個位置,從里長開始打穩,然後槓桿出更大的運動效應。
這個聊選舉的經驗,是我對鐘銘的初步認識-一個對「同志參政」很有想法同時也有企圖心的人。
誰是自己人?
時間跳到今年年中,這時鐘銘已經確定代表綠黨參選新北市,而且聽說是要選真的(真的打算選上)。而我在一些不同的同志社群當中,也開始聽大家談論起綠黨有個同志參選人將要參選。6月20號,在性別人權協會11週年的募款餐會上,鐘銘穿著綠黨的背心站上台,他說「希望大家一起支持『自己人』進到議會裡面。」同時又說「關於同志政見我在這裡沒必要花力氣說太多,因為我們長期都是跟大家站在一起的。」
必須承認,我與現場的幾個朋友,當聽到「同志政見不打算說太多」這句話時,眉頭都是一皺,因為單單只是表態自己的同志身分,並不足以說服我們支持任何人參選。畢竟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有一種或好幾種的性身分,一個同性戀者並不比一個異性戀者更理所應當能進入議會掌握權力,除非他能說清楚,在「同性戀者」這個身分跟位置上,他打算處理解決什麼壓迫、哪些污名?他能夠在進到體制內奪取權力、搶到資源的時候,將這些權力、資源,重新分配、賦予給哪些原先被壓迫的弱勢族群。
所以,重點不在於鐘銘有什麼性身分,而是在這個性身分底下,他究竟打算進行什麼戰鬥?如果沒有做足功課,選舉中沒有準備好要提個像樣的同志政見,就直接以「自己人」之姿,尋求社群的支持,要大家「把『自己人』挺進議會」,如果只是這種認同政治的操作,實在是太過於粗糙。
激進團隊選前入櫃
「就當是他功課尚未做足吧。」我一直以為,或許過一段時間,具體的同志政見就會出現。但是,這個疑問在鐘銘的競選團隊正式起跑之後,反而是有增無減。
王鐘銘的競選團隊中,核心成員從黃詠梅、宋佳倫到阿端,都是皮繩愉虐邦的背景,這幾乎可以說是一支有史以來最激進的性解放競選團隊了。然而在目前為止所有鐘銘所公開的各項競選政見中,卻見不著任何與同志政見、性別政見相關的具體實際內容。這難免讓人生疑,難道為了要選舉,最激進的競選團隊,也不得不「再次入櫃」了嗎?
回到前面所講的,候選人擁有哪一種性身分,從來都不該是重點。重點是,如果你曾經在同志社群的場合中,向群眾尋求支持;如果你曾經開口希望同志「挺自己人」,將選票交給你,讓你得以進到議會。那麼,反過來,參政者必須要回應以及接住大家對於你提出同志政見的期待,其實就是理所當然的。
目前為止鐘銘所提的競選政見,我都很支持。我也同意,每個同志都不只有同志這個單一身分而已:一個生活在淡水的同志,他一樣需要好的公共交通網絡,一樣需要公部門投注資源進行文化培育。而農業問題以及糧食問題更是絕對關乎不分性身分的所有人。
但是,如果因為這樣,就說上面這些政見,都「跟同志有關」,所以都是「同志政見」,未免也太過牽強。作為一個曾經坐在台下,真心相信鐘銘會花力氣、花時間做足功課並且提出同志政見的人,我到目前為止,都還很期待鐘銘以及他最激進的皮繩愉虐邦團隊,能提出一套完整的性別╱同志政見,兌現鐘銘作為候選人過去在許多場合的發言。
而假若,真的是選戰路線跟策略,在過程中有所轉變了的話,那麼也至少該對大家提出一個起碼的交代。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新同志公民運動] 校園性恐慌,同志怎麼搞?》》座談會

新同志公民運動

校園性恐慌,同志怎麼搞?座談會

時間:815日(日)16:0019:00
地點:台北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多功能展演廳(康定路19號/武昌街底)
同志遊行的萬人盛況,常被說是,台灣同志已經有好日子過了,真是這樣嗎?
今年二月,台北市議會保守市議員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民政局共同演出的「歧視公文事件」,戳破了假面的表象。原來,同志社團就像是詐騙集團,在校園被防堵、禁絕!而在大學校園,也傳出同志社團的成立被打壓。
走過六O、七O、八O年代的新公園孽子身影,快被E世代的UT、GayMap網路交友換照,以及,紅樓廣場肌肉分明的大奶新貴取代;BBS同志討論區MOTSS的情慾書寫已成絕響,換成是PTT甲板爭辯著十八禁怎麼禁。男同志的情慾實踐,是隨著發肉蜜趴踢更解放?還是,在兒少條例緊縮網路性言論的警察釣魚魔爪下卑屈掙扎?
十年前引領風潮的校園女同志社團聯盟「NULA」走入歷史,前兩年創刊的新世代女同志雜誌《莎孚Sappho》來不及喝采就消失,而1990出版的《馴服與抵抗》描述的校園女同志困境卻還沒有下檔。kkcity5466取代了「壞女兒」,讓聚集的拉拉們繼續交流取暖。而不論是進出「TABOO」、「搖滾看守所」的朋友,或是T吧「巧愛」曾有的身影,一路走來的拉子們過去與現在的抵抗經驗有何不同?
我們以為的解放實踐,其實都不屬於國、高中的同志學生,陰柔氣質的小Gay、被誤認為只是手帕情誼的小拉,仍要對抗管控青少年的體制,與無所不在、僵固的男女二分主流價值。TG蝶園成立了,拜坊Bi theWay也成立了,但還是很多人看不見跨性別朋友無所不在的困頓,對雙性戀朋友的瞭解也常只流於想像。
多少校園空喊性別平等與多元口號,骨子裡仍對性、對非主流身體帶著恐慌拒斥,意圖打造一個去性、純淨的性恐慌校園。
壓抑下迸發的抵抗能量,曾經刻劃苦悶但交雜甘甜的校園傳說:在沒人的教室、在午睡時間的桌下,夾縫中總有情慾的出口;搞社團、辦活動、跨校串連、連結友善教師,透過集體力量翻轉校園,也曾激盪出校園同運過去的燦爛火花。
校園性恐慌陰魂不散,同志不爽要怎麼搞?
夏日黃昏,跨世代會師青少年基地:西門町,管你是要為昔日抵抗身影大推說讚,還是要噓爆當今的青春壓抑,歡迎大家,一、起、來、搞!
時間:8月15日(日)16:00~19:00
地點:台北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多功能展演廳(台北市康定路19號/武昌街底)
主持人:
  • 林純德(文化研究學會理事,文化大學大傳系助理教授)
  • 喀飛(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常務理事)
與談人 & 活動流程
16:0017:20 上半場
【校園現聲】
  • 徐豪謙(高中生制服聯盟代表,現在就要當同性戀的高中畢業生)
  • 梅子(中壢高中同志校友會家長)
  • 小月(台北市現任高二升高三同志學生)
  • 小high(外表大家都說是T,但卻會對男人女人都發花癡的女大學生,政大性平會學生代表)
  • 陳凌(台大浪達社成員、熱線教育小組成員)
  • 小小海(政治大學陸仁賈社前社長)
  • Kid(台北大學北G星社長)
  • 陳伯豪(All My Gay成員)
  • 培培(剛畢業的公立高中帥T學生)
17:2017:40 中場時間
主持人:賴友梅(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
演唱團體:「王顥中 & 林經堯」
供應輕食,補充運動能量繼續來搞!
17:4019:00 下半場
【身體經驗】
  • 剛朵琳(雙性戀團體Bi the Way‧拜坊 副總召)
  • 旭寬(台灣跨性別團體TG蝶園成員)
  • 賴正哲(晶晶書庫負責人,新公園受惠者)
【觀察報告】
  • 簡至潔(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 吳政庭(台北市國中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 王蘋(性別人權協會祕書長)
【開放現場發言交流】邀請你說出你的生命與故事~~~
主辦: 新同志公民運動聯盟  
協辦:文化研究學會
座談會執行團體: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別人權協會、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晶晶書庫
【新同志公民運動聯盟】
All My Gay、高中生制服聯盟、GLCA幸福生活站、Bravo!青少年性別文教會、櫃父母同心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晶晶書庫、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同志遊行聯盟、性別人權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3/29 抗議北市府帶頭恐同記者會 All My GAY!!!發言稿

by ROne(化名)


性別平等教育法公告施行轉眼將近六年,這部法律雖然字面上要求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與性別傾向,但這部法律實踐後的生命史卻更多的在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這一塊較有成果,而無法真正誠實地面對性別氣質與性傾向不主流的學生,並提供足夠的教育資源與協助。在拒絕、禁止男性對女性的性騷擾與性侵害之後,難道這部法律對以性之名而為的暴力想像僅止於此?我們似乎也可以主張,任何對特異性別氣質學生的語言暴力、仇恨言論、校園霸凌都應該算是性侵害的一種形式,而應受禁止。
台北市教育局與台北市議會這次聯合演出的鬧劇,除了暴露出這兩個機關對性少數的情慾特質有所誤解與妖魔化之外,更展露出法律本身要求去除歧視的文字是如何地空洞與孱弱無力。何謂去除歧視?何謂尊重性別特質與性別傾向?如果被暗示為不適性不能算是歧視的一種,那麼去歧視什麼都沒有達成。
校園同志以及性少數的困境不只是受到歧視,而更多是面對無時無刻必須掩藏自己身份而搬出快樂無性學生的賣力演技。要學習如何在娘砲、Sissy、男人婆等等隨機出現的語言暗箭中夾縫中求生存;男同學可以肆無忌憚慾望女性肉體而被體制默許、男老師頂多也插科打諢假性斥責幾句或甚至加入討論,這些事情可以被允許,而男同志偷偷欣賞同學的身體、女同志與同性之間的情愫,喔,更不用說心中潛藏著跨性慾望的美麗男孩、帥氣女孩們的慾望,比起那個合法的異性戀男子慾望,是多麼隱性與不可言說,以至於最後性少數學生甚至連主張自己卑微的情慾受到歧視的機會都沒有。是的,因為這個法律只說不能歧視不同性別特質與性別傾向,卻沒有幫助性少數學生在學校不用自我表演、不用當一個無性的充氣娃娃,又同時不禁止男子異性戀與陽剛氣質對女性性慾以及其他性慾的嘲諷與壓迫。
因此,我們認為今天向監察院陳訴台北市政府的行動不只是對北市府的行為表示不滿以及違法之主張,而更應該是對這個法律的再一次詮釋:從反歧視到反壓迫、撐起對性與性別的多元想像。希望這部法律的獲得的新生命可以轉化為性少數學生不受壓迫、自由自在、高潮連連的生命體驗。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3/28 打開黑暗的那一頁-我的同志兒少情慾經驗

那些兒少時期說不出口的、最真實的慾望經驗

讓我們在兒童節前夕,一起來說說「被壓抑」、「被迫偽裝」的故事



先前台北市政府、市議會聯手恐同,打壓國高中同志社團公文一事,我們看見了國家無視於兒童、青少年同志的存在,視「18歲以下卻自認是同志」的學生是一群被「吸收、引誘」才走入同志這條不歸路、待被拯救的可憐兒少!


在3月2日北市府大門前的集體抗議行動,我們寫下並大聲喊出自己愛/喜歡上同性的年紀,然而來到現場的台北市教育局長,卻只說「公文有所疏失、教育局絕無歧視之意」云云,沒有提出任何協助兒少同志的具體政策,對於我們在兒少時期,因為性少數身分而承受的壓迫、偽裝與歧視,完全視而不見!


這次,我們就要讓國家、民意代表與社會大眾,看見兒少同志的存在,讓政府體認到就是這種視而不見的環境,讓我們在兒少時期經歷過許多壓抑、被迫偽裝的經驗:


幫自己喜歡的同學傳情書的苦悶、被同學們笑娘娘腔或男人婆的自卑、被身旁成人發現同志身份的忐忑、因色情守門員而無法下載男體圖片的無奈、師長發現自己和同學探索彼此身體慾望後的恐懼、不穿制服裙子而被學校記過的憤怒、每天上學校廁所總是被質問性別身分的不堪……。


無論你現在是兒童、青少年、中年或老年人,也許你有上述的經驗、也許你有其他不同的經驗,我們邀請你回顧自己的兒少時期,在3月28日與我們一起打開黑暗的那一頁,大聲說出當時被壓抑、被迫偽裝的經驗,讓這個社會看見我們的生命與存在!



時間:

2010年3月28日(星期日),下午2點至4點

地點:

台北市政府旁街舞區(松壽路、松智路口,紐約紐約斜對面,地圖中紅圈處)



合辦團體: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性別人權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晶晶書庫、ALL MY GAY!!!、高中生制服聯盟、櫃父母同心協會、Bravo!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

3月2日北市府前抗議後續聲明與活動宣告

3月2日早上十點,我們有超過一百位朋友集結在台北市政府前,支持【恐同台北,孤立同志青少年-台北市府會帶頭歧視又違法!】抗議行動,在緊急動員的情況下,仍有這麼多朋友到場表達支持與聲援,顯見市政府歧視同志學生的公文事件,引起社群多麼大的不滿和憤怒!


當天媒體報導之後,有非常多朋友誤以為教育局長已經表達道歉,並認為此事件已經落幕,但我們要鄭重澄清,教育局長當天發言言詞閃爍,除了承認公文的「行政流程」有疏失外,堅持不承認公文內容明顯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而且最可惡的是,康局長從頭到尾只強調「性別平等」,根本不提「同志」二字(見行動現場影片,3’00”-5’30”)。所謂的發文澄清,也只是重申學校要繼續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但是對於第一封公文中提及,要求校方防止的「同志交誼活動」為何,以及公文隱含同性戀是錯誤與病態的意識型態,至今始終避而不談。對於我們擔心的:教育局的公文將造成同志學生在校園內的處境更為無助,以及許多努力在學校推動性別平等、維護同志學生權益的老師,將因為此次公文事件更加艱難,也看不見任何具體善意。雖然3月 16日台北市教育局已再發一次公文至各級學校,但公文中仍未針對教育局失職違法之事作出明白聲明,僅官腔重申尊重性別多元,空泛言詞實令我們難以接受!


因此,我們決定進行下一波行動!

  1. 持續關注青少年同志在校園內的處境,讓市政府及校園正視同志青少年的存在,提供更多資源給同志青少年,而非一味的否定與打壓!
  2. 我們將在3月29日(一)上午十點於國家婦女館舉辦記者會,再次說明此事件始末,以及公開這段時間與公部門互動的所有資訊,並於記者會後將教育局與民政局的違法事證送至監察院。
  3. 為喚起社會大眾對於兒少情慾表達自由之重視,也為讓台北市政府看見兒少同志真實的存在,我們將在3月28日(日)下午二點至四點於台北市政府旁街舞區(松智路與松壽路口)舉辦「打開黑暗那一頁-我的同志兒少情慾經驗」活動,歡迎大家前來訴說自己兒少時期被壓迫、恐懼及偽裝之經驗。

另外需要對大家說明的是,3月2日當天抗議結束之後,教育局長邀請發起團體進入市政府對話,當天有同志諮詢熱線、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櫃父母同心協會、高中生制服聯盟、婦女新知基金會等12位代表進入市政府,當時有團體成員認為,這或許是一個機會可以觀察教育局長的態度,再隨機判斷應該要求教育局長做出何種程度的補救,在時間倉促之下,各團體代表並未整合意見便進入市府對話。事後,我們已經針對此次行動開會檢討,在此向所有參與行動的朋友道歉。最後,和大家說明我們當天在會議室內,向教育局長表達的幾點訴求:


  1. 教局局應於二週內(3月16日)再重發第三份公文,明白說明第一份公文內容已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十二、第十三條,並具體宣示教育局維護同志學生平等受教權的立場。
  2. 教育局應針對此案召開專案會議,向台北市各級學校校長及軍訓室等,說明公文違法及校園不應出現不友善同志學生之氛圍,教育局也應公開說明支持校園性傾向平權及同志教育立場。
  3. 發起團體會持續關注教育局後續回應,若教育局的回應仍閃爍其辭,不排除二週後向監察院陳情或直接向法院按鈴申告。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3/26 《為巴比祈禱》映後座談



時間:PM6:30-9:30

地點:國北教大B1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呂明蓁(臺南大學助理教授)

與談人:

謝國清(全家盟理事長)

陳媽媽(女同志媽媽)

殷童娟(全教會諮商輔導處副主任)

王顥中(All My GAY)

胡敏華(羅東高中主任輔導老師)